诸城市超然综合高级中学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2-09-08
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名称:市场营销专业
代码: 630701
二、入学要求
招生对象:应届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办学层次:中职
三、修业年限
3年。凡达到本专业的基本要求,提前修满学分并取得规定证书的学生,经审批可以提前离校进行实习。
四、职业面向(岗位、职业资格)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既掌握市场专业所的基本理论知识,又具有市场分析、销售与管理、客户服务、策划等综合职业能力,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能胜任门店运营、市场推广、商品销售、客户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本专业毕业生。
(二)培养规格
(1)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知礼仪,守诚信,有责任意识。
3.能够廉洁自律,坚持公平交易的工作原则。
4.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挫折能力。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好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6.具有对市场进行调查研究、获取经济信息的能力。
7.具有从事产品推广、销售及向目标顾客提供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等工作的能力。
8.具有正确处理客户关系,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的能力。
9.具有组织管理能力、业务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
10.能根据企业目标开展产品推广活动;具备从事市场策划的能力。
(2)专业知识和技能
1.灵魂深处职业,了解类型、理念。
2.能够根据采购计划进行订单,完成采购任务。
3.能够进行商品的保管、调配与出入库操作。
4.能够根据经营需要,熟练进行商品的陈列与维护。
5.了解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类型、特点,掌握不同消费者购买过程中心理决策过程的差异。
6.能够进行基本的会计记账、报表工作。
7.具备较强的商务谈判能力,善于排除客户异议,能够对客户进行信息,促易。
8.了解网络的环境、战略计划与渠道策略,能够利用网络教学市场实务操作。
9.能够运用基本而得促销方法进行活动组织和实施促销计划。
10.能够根据公司现场管理标准,完成卖场标准化工作。
专业(技能)方向——市场推广方向
1.能够根据调查方案(中职)执行市场调查。
2.能够对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录入、统计和进行一定的数据分析。
3.了解商圈分析。顾客分析回家乡目标顾客确定。
4.能够根据公司的市场推广方案(中职)参与和实施、协助市场推广活动。
专业(技能)方向——商品销售方向
1.能够根据不同商品的不同系列进行区域的陈列与展示、并能根据促销主题、销售主题等、及时调整商品展示。
2.能够根据客户需要推销、完成商品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工作。
3.能够运用各种推销某事和谈判技巧,进行顾客异议处理并促易。
4.能够针对不同的成品进行促销策划,并运用多种方式实施促狭活动。
专业(技能)方向——客户服务方向
1.能够进行客户学校的收集、整理维护和建立客户电子档案。
2.能够建立商品的电子信息档案,并定期进行整理和维护。
3.能够为客户解答和提供商品的售前、售中、售后等服务信息。
4.能够综合运用语言技巧、商务礼仪等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接待服务和进行投诉处理。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课程结构
(二)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历史,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专业选修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包括校内实训、顶岗实习等形式。
(1)公共基础课
(2)专业技能课
1.专业核心课
(3).专业技能方向课
(4).专业选修课
2. 企业管理与沙盘。72 学时
3. 商品拍摄与图片处理。72 学时
4. 电子商务物流。36 学时
5. 网络推广。36 学时
6. 网店装修。72 学时
7.其他
(5).综合实训
采取集中实训或社会实践的教学组织形式,组织学生教学导购、推销、经营管理、创业训练等模块的实际工作,培养学生沟通、数据统计、销售等方面的能力与素养,具体安排如下表:
七.课程进程及教学要求
(一)教学要求
公共基础课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不断推进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加强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创新,积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
将学生专业素质培养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使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实用性和针对性,配合好专业技能课程教学。课程设置更加贴近学生,做到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
专业技能课按照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强化理论实践一体化,突出“做中学生,做中教”的重要教育教学特色。提倡教学、案例教学、任务教学、角色扮演、情景教学等方法,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教师引导教学等教学组织形式结合。
(二)基本要求
每学年为 52 周,其中教学时间 40 周(含复习考试),累计假期 12 周,周学时平均为 28 学时,顶岗实习按每周 30 小时安排(1 小时折合 1 学 时),3年总学时数为 3396。18 学时为 1 学分,3 年总分 182 学分。
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活动,以 1 周 1 学分。公共基础课 1044 学时,占比 30.74%,选修课 360 学时,占 10.6%,实践比占 59.65%。
(三)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我校根据颁发相关的规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配置教师资源;鼓励教师考取与专业相关的各种职业资格证书;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顶岗实践;建立一支稳定的、热心职教事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外聘教师队伍,主要承担实践技能型课程和实训项目教学任务,加强对我校专任教师在实训实践方面进行培养。
鼓励专业教师多方位报考师、会计师、经济师、律师或其他系列职称,力求 5 年内本专业学科“双师型”教师从现有的50%提高到 60%以上。完善“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着力培养 1-2 名专业带头人,再培养 2名骨干教师和 2 名青年教学能手。师资队伍的素质决定了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质量,我校逐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更新教学方法,转变考试方式。
我校采用校企双主体育人、教师“双岗互聘”教育模式,同时我校组织教师假期去企业挂职锻炼,真正的深入企业,了解行业动态,锤炼实践能力。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变灌输式教育、应试教育模式,向启发式教育、创造性教育转变。用恰当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用科学和人文精神鼓励学生探索,指导学生改变学习方法,通过讨论、演讲等多种方式锻炼其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二)学习评价
积极推进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学生考评体系遵循能力本位,采取“立体化、多样化、灵活化”考评原则,打破传统考核方式,采取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仿真与现场相结合、结果与过程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专业成绩与能力评估相结合,开源吸收家长、行业企业参与。校内外评价相结合,职业人技能鉴定与学业考核相结合,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更关注知识在实践中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重视规范操作、安全文明生产等职业素质的形成,以及节约能源、节省原材料与爱护生产设备,保护环境等意识与观念的树立。改变单一考试评价方式,除试卷外,案例分析、操作比赛、设计策划、演讲辩论等形式多样的开源式考试方式,并建立开卷考试、过程考核、分散考核等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考核的结果强调客观化、具体化、透明公开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考核强调学生的团队协作性和创新性,通过考核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多向思维能力。
(三)教学设施
本专业优化配备了校内实训实习室
(1) 校内实训实习室:
校内实训实习配备了具备导购岗位实训、推销岗位实训、网络岗位实训、基础会计模拟实训、经营管理岗位实训等实训室,主要设施设备见表下。
(四)教学资源
(1)专业技能课程教材及相应的教辅资料应以本教指导方案的要求为依据进行编写。
(2)教材应充分体现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理实一体的设计理念,以会计岗位群为核心,以岗位实践操作内容为主体,结合相关岗位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要求,合理安排教材内容。
(3)教材在内容上应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要注重把市场职业基础知识与实践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等融入教材中,使教材能更贴近实际需要。
(五)教学管理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不断加强学校思想工作,融入思想德道教育.文化教育.技术技能培养.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推动思想工作体系贯穿教学体系.教学体系.管理体系,切实提高学校思想工作和管理质量。
教学管理坚持规范性和灵活相结合,合理调配教师、教学时间、实训室和实训场地等教学资源,为课程的实施创造条件;注重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
(六)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按照模块教学要求,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多媒体、实践场地等教学手段。
2、教学评价采取模块评价和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知识考核和实训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和综合考核相结合。
3 、鼓励学生参加技能大赛。
九、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D 级以上,修完规定课程,学分 180 分以上,技能成绩均为合格。
十、编制说明
本方案(中职),主要根据(教职成〔2019〕13 号)《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以及《关于职业教育教学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编制。专业实践课程,科学编排课程顺序,精心选择课程内容,强化与后续本科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衔接。